世界上最影响文学(影响世界文学的十大名著)
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家是谁?还要这个人的介绍……急!!!!!!!!!!!!!!!!
2、19世纪影响最大的世界文学
3、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影响最大的世界级文学奖是哪一个?
4、世界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5、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
影响最大的文学家,很难排定啊。
我个人就认为是莎士比亚吧。
威廉·莎士比亚
目录·生平
·作品
·成就和影响
·经典台词
·名言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原名:爱德华·德·维尔(Edward De Vere)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
生平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历史学家乔治·斯蒂文森说,后人从这些文字资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亚的生活轨迹:13岁时家道中落,此后辍学经商,22岁时前往伦敦,在剧院工作,后来成为演员和剧作家;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1582年,18岁的莎士比亚与同邻乡农家女26岁的安妮·哈瑟维结婚,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
1585~1592年间他的情况不详,被论者称为“失去的年头”。1585年后离开斯特拉特福,到伦敦谋生,1590年左右参加了剧团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开始了他的舞台和创作生涯。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四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1592年,剧院经理P.亨斯娄首先提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剧作家R.格林死前在《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亚姓氏,并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词,骂莎士比亚是“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可见他当时已颇有名望。1593~1594年,他创作出版了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先后献给了年轻贵族索桑普顿伯爵。他还写过一些杂诗和1609年出版的 154首十四行诗。从1594年开始,他所在的剧团受内侍大臣庇护,称为“宫廷大臣剧团”。1598年左右,他作为剧团股东同其他人合建了环球剧场,他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在这里公演(后来大约1609年增加了“黑衣修士剧场”)。他自己也随团进宫演出,偶尔还去大学和法律学校演戏;夏季或瘟疫流行,伦敦剧场停演时,就到外省演出。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但他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1612年左右他告别伦敦回到家乡定居。1616年 4月23日病逝,葬于镇上的圣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遗嘱。他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有 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1623年,演员J.海明和H.康代尔把他的剧作印成对开本,收进36出戏(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号称“第一对开本”。从1772年开始,有人对于莎剧的作者不断提出过疑问,并且企图证实作者是培根、C.马洛、勒特兰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等等,但都缺乏证据。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留有遗嘱。他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有 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1623年,演员J.海明和H.康代尔把他的剧作印成对开本,收进36出戏(其中20出是首次付印),号称“第一对开本”。
作品
莎士比亚在约1590~1612的20余年内共写了三十七部戏剧(如加上与弗莱彻合写的《两位贵亲》则是三十八部),还写有二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一般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以下3个时期:
?
第一时期(1590~1600年) 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
9部历史剧中除《约翰王》是写 13 世纪初英国历史外 ,其他8部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4部曲 :《 亨利六世 》上 、中、下篇与《查理三世》;《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与《亨利五世》。这些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
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如禁欲主义的虚矫、清教徒的伪善和高利贷者的贪鄙等。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第二时期(1601~1607年) 以悲剧为主 ,写了3部罗马剧、5部悲剧和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罗马剧《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第三时期(1608~1613)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告终。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收入。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哈姆莱特,奥瑟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成就和影响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 – 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
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
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
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所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某版本的莎翁戏剧集中的序言,有一段这样的话:
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孙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最后一点不得不提的是—–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
经典台词
1.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2.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
3.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4. 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5.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6 美满的爱情,使斗士紧绷的心情松弛下来。
7 太完美的爱情,伤心又伤身,身为江湖儿女,没那个闲工夫。
8 嫉妒的手足是谎言!
9 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运的人永远站在天平的两端,被命运掌握的人仅仅只明白上帝赐给他命运!
10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11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的。
12 因为她生的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
13 如果女性因为感情而嫉妒起来那是很可怕的。
14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15 女人不具备笑傲情场的条件。
16 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17 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18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19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20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21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22 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23 女人是被爱的,不是被了解的。
24 金子啊,,你是多么神奇。你可以使老的变成少的,丑的变成美的,黑的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
25 目眩时更要旋转,自己痛不欲生的悲伤,以别人的悲伤,就能够治愈!
26 爱情就像是生长在悬崖上的一朵花,想要摘就必需要有勇气。
27 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上场下场各有其时。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
28 在自己还得不到幸福的时候,不要靠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名言
Do not , for one repulse ,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W.)
A light heart lives long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
豁达者长寿。 (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W.)
In delay there lies no plenty , Then come kiss me , sweet and twenty , Youth’s a stuff that will not endure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株,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W.)
The time of life is short ; to spend that shortness basely, it would be too long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W.)
Don’t gild the lily.
不要给百合花镀金/画蛇添足。 (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 W .)
The empty vessels make the greatest sound . (William Shakespeare , British dramatist )
满瓶不响,半瓶咣当。 (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W.)
Just be myself.
超越你自己。——莎士比亚
[img]
1,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文学界的杰作,比《荷马史诗》早1500年。
2,最早的喜剧作家: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开创了后代喜剧现实主义传统。
3,最早的悲剧作家:古希腊埃斯库罗斯。
4,最早的寓言集:《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奴隶伊索编。
5,最早的系统阐述文艺理论的著作:《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6,最主要的四部英雄史诗:法兰西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7,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日本紫式部著,成书十世纪初。
8,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我国藏族长篇叙事诗,仅史诗部分就150万行。
9,世界上最早的传记文学:《史记》,汉代司马迁。
10, 演出时间最长的剧本:《激情》,自1633年来每10年在西德奥伯拉梅尔上演。
11, 第一部科幻小说:《现代的普罗米修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高德温著。
12, 写作时间最长的诗剧:《浮士德》,歌德从24岁写到84岁死,整整六十年。
13, 最高产的作家:法国的大仲马,自夸400部,一般统计200余部,加其他作品共357部。
14, 最早的推理小说:《包公案》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15, 改编成影剧最多的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法国柯南道尔著,仅1975年共拍过电影130部,改编成戏剧20余部。
16, 第一部真实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著:《火线》,法国亨利·巴比塞1916年著。
17, 出版小说最多的女作家:南非凯瑟琳·林赛,共904本小说。
18, 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革命领袖的长诗:《列宁》,苏联马雅可夫斯基1924年著。
19, 最短的童话:《一支燃着的烟》,全篇34个字。
20, 演出场次最多的剧本:《扑鼠器》阿格瑟·克里斯蒂著,25年间演出10390场。
21, 作品发行量最大的作家: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译成157种文字,发行4亿册。
22, 第一部荒诞派戏剧:《秃头歌女》,荒诞派戏剧奠基人法国尤金·尤奈斯库1950年著。
23, 第一部父女合作小说:《狮子座》,日本藤雪夫,藤桂子。
24, 稿酬最高的短文:美国海明威1960年1月为《体育画刊》写的两千字短文,稿酬3万美元。
25, 最短的独幕剧:《动摇》,荒诞派戏剧家贝开特作,演出仅15分钟。
26, 写作速度最快的女作家:当代女作家芭芭拉·卡特兰,1979年起以每年21至24本的速度创作。
27, 最年轻的文学评论家:美国罗索·斯托巴尔,7岁时就为美国11家报纸的有关专栏写稿。
28, 第一部电子文学:《佐尔克》,以电子文学方式最先出现,两年销售量超过25万份。
29, 当代最著名的三大传记作家:法国的安德烈·莫洛来(1885-1967),法国的亨利·特罗亚和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
我们知道,近代以来,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欧洲近代史的影响非常巨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文学艺术家们以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的古典美为荣。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崇尚理性,提倡人们自己思考,应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高潮,奠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18世纪下半期,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更是把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推向极致。因此,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就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文学艺术,这些文学艺术家强调理性,喜欢选择严峻重大的题材,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例如,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就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反映了这一时期法国历史的面貌。但是,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失败以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了失望,开始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来寄托自己的精神需求,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于是形成了成为文学艺术的浪漫主义流派。浪漫主义文学家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浪漫主义美术也注重感情表现,在表现形式上重视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浪漫主义音乐也是如此,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突出个人的感受。19世纪中叶前后,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尖锐,要求表现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流派兴起。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家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当时的社会风貌,他们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家及其作品主要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果戈里的《死魂灵》等;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和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是不朽之作。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民族主义开始兴起,尤其是东欧,因此,俄罗斯等东欧国家艺术家中,民族主义情绪表现强烈,出现了音乐领域的民族乐派,如柴可夫斯基《天鹅湖》。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发展迅速,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对文化艺术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美术领域的印象画派,印象画派的最初成员都是一些有才华的青年画家,他们不满意传统的绘画方法,他们对当时科学家们在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很感兴趣,开始关注光和色彩的变化对绘画的影响,他们探索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而不像过去的画家那样关注画中形象本身局部描绘,他们认为光和色就是画家所要表现的目的,大千世界、万物造化的生动与美感,统统归于光和色的变化,如印象画派的命名作《日出印象》就是一例。20世纪以后,世界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也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人们带着对传统反叛的态度,开始探索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来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于是在文学、美术和音乐等领域出现了现代主义流派。就表现形式而言,无论是现代主义的文学、美术,还是现代主义的音乐,都呈现一种反叛的态势,不愿意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些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家都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他们的作品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就现代主义文学而言,故事情节的开头和结尾往往都没有一个明显的理由,行动的延续常常被意识的延续所取代,故事的背景也不明确。现代主义美术也相仿,造型古怪,更多似乎是写意,表现作者内心的感受与困惑。现代主义音乐则更多地反映了高节奏的生活,满足了人们发泄精神压力的需求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是最高的文学奖,而且这个奖每一年颁发一次,主要是奖励那样在文创作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而且这个奖的奖金,也是只 手表作为计时工具而诞生,但随着人们对手表的需求越来越多,慢慢赋予手表装饰的功能,同时手表用在不同地方,和怎么用也具有不同含义。这里说到手表的意义,可能每个喜欢手表,关注手表的人,都能三言两语说上几句,甚至有的还能引用几句经典。但是手表具体有什么意义,相信大家也各有见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几点,下面就一起来聊聊吧。为丰厚,这对于大部分作家来说,获得了这个奖,不仅可以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也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到今天这个奖,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诞生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作品。
文学奖项:1、普利策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应当说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文学奖,而且这个奖也是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美国很多的大作家,那都是有获得过这个奖,例如海明威、玛格丽特.米切尔、哈珀·李等等作家,那都是曾经获得过这个奖项。2、曼布克国际文学奖:曼布克国际文学奖是英国最高的文学奖,而且这个奖也被称为是英语世界里最高的奖,这个奖所选出来的作品,那都是最值得一读的作品,所以这个奖,也是非常值得关注。
3、卡夫卡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是以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命名的奖,捷克政府在2001年创办,到现在也是走过了十几年的历史,而且这个奖还有着诺贝尔文学奖风向标的称号,很多的作家在获得了这个奖之后,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目前为止这个奖只颁发给了两位亚洲人,一位是日本的村上春树,另一位则是中国的阎连科。
4、耶路撒冷文学奖:耶路撒冷文学奖也是世界是非常伟大的文学奖,这个奖主要还是奖励那些在文学方面,有着突出成就的作家,例如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博尔赫斯等人,也都先后获得过这个奖。
世界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世界影响最大的十本书,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读书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实践来理解,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下面我整理了世界影响最大的十本书,非常值得去阅读!
世界影响最大的十本书1
世界影响最大的十本书分别为《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童年》、《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红与黑》、《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里斯多夫》、《飘》。这十本书在世界文学史上拥有着深远的地位,它们也是世界文学的十大名著。
一、《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直接抨击了当时俄国和法国的战争,反映了当时人民深受战争的迫害,被誉为“世界上一流的作品”,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二、《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小说,其中对人物的描绘活灵活现,以一个外表丑陋的人但内心干净善良,反衬出当时社会的虚伪,从而倡导人们善良。
三、《童年》
《童年》是伟大文学家高尔基的一本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自己在和母亲在自己外祖母家的发生的种种事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四、《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著名小说,勃朗特是一位短命女作家,年仅30岁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全文描绘了一个为爱疯狂的男人最终离开了人世的感人故事。
五、《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描述了大卫这个人一生的悲欢故事,从大卫此人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情反映了社会最黑暗的一面,从侧面表现力金钱的罪恶。
六、《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本篇小说通过公于连此人的个人奋斗时的艰难反映当时法国政治的黑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七、《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盛世名著,《悲惨世界》直接描绘了19世纪法国惨无人道的社会现象,奴隶没有社会地位,多少良家妇女被逼卖娼。
八、《安娜·卡利尼娜》
《安娜·卡利尼娜》全文描述了一段浪漫凄凉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安娜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却被别人耍的团团转,表现了俄国矛盾的社会现实。
九、《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冲突的描写,极大地宣传了奋斗与坚持的重要性,同时也劝谏青年追梦者,执着前行。
十、《飘》
《飘》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爱情故事,全文浪漫的笔法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美国黑人歧视的社会现实,通过爱情故事反映了对黑人奴隶制的唾弃。
世界影响最大的十本书2
1、《全球通史》
你会感受到波澜壮阔的“全球史观”,作者放眼世界每一个人类文明的角落把同时期的重大历史横向对比介绍。这样一来,过去我们局限在中国的眼光“轰”的一下就扩张开了。原来在东西方,这些大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2、《梦的解析》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梦的解析》作为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之作,其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对“性”的惊世骇俗的探讨,而恰恰是那些关于梦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引导人们推开“梦”这扇大门,第一次真正走进人类深藏的内心世界,发现无法被意识所控制的潜意识,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心理内容和巨大的创造力。弗洛伊德用一种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从更深的层次上阐述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3、《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广义相对论在全球科学界引起了震动,质疑也接踵而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全是靠个人的非凡智慧完成的纯理论探索,他所有的假说都不是源于观察,而是来自推测,能够验证它的实验非常之少。为此,有人甚至感慨:“广义相对论是何等美丽的理论,可是实验却少到令人羞愧”。甚至有人则说,广义相对论是理论物理学家的天堂,实验物理学家的地狱。
4、《太阳照常升起》
“迷惘的一代”并非浑沌的一代,正因为思考,才会迷惘。纵观海明威一生作品中创造的主人公,也经历了一个由迷惘空虚到勇敢抗争的过程。事实上,“迷惘的一代”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十几年后,又投身到了为正义和生存而战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太阳照常升起》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了时代精神,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时至今日,读者仍然会被其中蕴含的苍凉所打动。
5、《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提出:“只要政府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实行公共开支和经济军事化,就可解决失业问题,化解经济危机。”这一理论为各国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奠定了基础。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通论》在西方同《物种起源》和《资本论》相提并论,直至今天,它仍在为西方经济学提供着学术源泉。
6、《存在与虚无》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则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
7、《在路上》
《在路上》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宣言书,世俗叛逆与抗争者历久弥新的圣经,“垮掉的一代”灵魂人物心灵自传;《在路上》从六十年代起就轰动美国,是风靡世界各地的青年精神指引读物,也是历久弥新的美国文学经典。
8、《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极具争议,此书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却引发了不少机构和部门的猛烈抨击,因为书中对农药危害的预言已经严重威胁了他们的利益。此外,本书将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敬畏自然与生命的人文情怀融合在一起,在当时产生的轰动效应不亚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9、《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是一部讲述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讲述了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试图解答人类最古老的命题: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吗?宇宙是无限的吗?
10、《未来之路》
20世纪90年代,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近了,近到来不及仔细地回味,近到看不清我们昨天所亲历的一切,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选择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更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其非同凡响,而是它代表了对人类必将跨入信息时代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诺贝尔文学奖,是奖给世界范围内的作家、考量其整体文学成就的文学奖,这种历史悠久、奖金极巨的文学奖如今其实并不多,同时诺贝尔文学奖还依借诺贝尔奖这个大类奖有着极高影响力(想想物理/化学领域的最高奖是哪个?),其他同类有名的文学大奖有耶路撒冷文学奖/塞万提斯奖/歌德奖等,无论颁奖范围还是奖项历史还是奖金都没法和其相比。
如今的文学奖更多是基于作家的某一部作品颁奖的,比如有名的有英国的曼布克奖/惠特布莱德奖/柑橘奖、美国的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福克纳奖、法国的龚古尔奖/勒诺多奖/费米娜奖/美第奇奖、西班牙的行星奖/丰泉奖、拉美的罗慕洛·加列戈斯奖、爱尔兰的都柏林IMPAC奖、加拿大的吉勒奖/总督奖、日本的芥川奖/直木奖/谷崎润一郎奖。
这些知名大奖,都是奖给作品的。虽然可能也因为有传媒/评选过程等原因,拥有着不亚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但是单就初始考量来说,就要输却前一类奖项一筹了,奖金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再者,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名获奖者,不说100%,起码有一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很重要的吧,不是因为他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才重要的,而是靠他们依凭以获诺奖的作品。因为有这些人,诺贝尔文学奖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某种程度构建了其权威性。当然这种眼光其实在不同年代还是有好坏的,遗漏了不少理应够格得奖的大作家(比如托尔斯泰、纳博科夫、罗伯-格里耶),选入了不少三流作家(比如第一届得主普吕多姆)。
若表盘下部或后盖上标有SWISS MOVT 字样,表明该表有部分是瑞士机件。一般常见的是组装石英表,该表不是在瑞士生产装配的,但该表的机心是瑞士的机心。日本产手表也同样。以上情况不包括假冒手表。第十章、如何识别进口手表的真伪1、品牌的识别.深圳的各大商场销售的进口手表主要是瑞士、日本品牌,仿造假冒瑞士、日本产手表多集中在以下几个品牌:日本品牌:东方、西铁城、精工、卡西欧等;瑞士品牌:劳力士、帝舵、伯爵、欧米茄、梅花、依波路、浪琴、英纳格、名士、西马、奥尔马、罗马、瓦时针、雷达、天梭等。2、外观和机芯的识别从外观上看,正牌手表的表盘、后盖所标商标和品牌字迹清晰完整;表盘上所标钻数与机芯内实际钻数相符;后盖所标明的材料与表壳所用材料相符;表玻璃光洁清晰;表壳组件外棱角无锋利感;镀层无气泡,不脱落。
原创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jiashun.com/zjsb-15726.html